首页 频道 > 看点 > 正文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扩招,外资银行加快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步伐

外资银行正不断加快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步伐。

据彭博社1月13日报道,随着中国继续开放金融市场,高盛集团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扩充一倍中国员工至600人。此外,摩根大通、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瑞银集团,以及日本野村控股也有相似的扩招及新增业务计划。

金融业加快开放步伐

2017年底,我国公布放宽金融业外资持股比例计划。2018年7月,金融业开放脚步进一步加快。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并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2019年10月,证监会正式明确取消外资股比的时间节点,分别自2020年1月1日、4月1日、12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扩招中国员工至600人只是高盛五年计划的一部分。目前,高盛已向证监会申请,将高盛高华(合资证券公司)股比从33%提升至51%,如果进展顺利,高盛将在年底实现完全控股。

2018年,高盛集团凭借其少数股份赚取6900万元利润,如果高盛实现完全控股,这一数字将是现在的3倍。

此外,高盛还将增加在华的投资银行、私人理财、商业银行等业务。该集团认为,资本市场的加速改革将助推股票、债券市场及并购的增长。

高盛亚太业务(除日本外)联合总裁Todd Leland表示,招聘人才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我们所有外资企业都希望能够达到100%(的持股比例),因此人才争夺战非常重要。能否竞争并找到合适人选,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

在Leland看来,高盛在中国的扩张,将有部分由资产管理的“爆炸性”增长推动。目前,中国居民约有90万亿元(合13万亿美元)可投资资产,而随着占主导地位的担保理财逐渐被淘汰,客户将会寻找现金和房地产以外的资产,实现多元化投资。

外资行争相在华“扩容”

与此同时,高盛的同行也没闲着。

据彭博社1月10日消息,摩根大通已将其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办公面积,从1.5万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而且最近几个月,摩根大通一直在招聘更多员工。

另外,摩根大通期货已在近日向监管部门申请变更控股股东,目前,深圳市迈兰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摩根大通期货占股50%、摩根大通占股49%、江苏威望创业投资占股1%,如果摩根大通成为摩根大通期货新的控股股东,那么国内将迎来首家外资控股期货公司。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表示,公司致力于将“全部力量”带入中国。

日本最大投资银行野村证券也将其在上海中心的办公空间扩大一倍至5000平方米,并计划到2023年将中国当地员工扩充至500人,以扩张投资银行业务。而且该公司还在初步建设为中国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部门。

据世邦魏理仕集团数据,2019年年底,上海写字楼空置率飙升至19.4%,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世邦魏理仕集团华东研究主管陆燕表示,“新增的外资金融机构办公(需求),将会刺激今年上海办公租赁市场,有助于缓解空置率。”

此外,瑞银集团也计划在未来三四年将投资银行的员工数翻一番。2019年,瑞银成为第一家获得我国监管部门批准,将持股比例提高至51%的外资银行。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规模约为45万亿美元,而据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专家预计,外国金融机构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投资7万至8万亿人民币用于在岸资产。有分析人士预测,到2030年,仅商业银行和证券行业的年利润就将高达90亿美元。

标签: 外资银行 中国金融市场

精彩推送